果然,随着年纪的增长,杨巡不光在学业上突飞猛进;在杨素的影响下,骑射也无人能比。于是时人又开始感慨,说他是社稷之才.

    后来凭借其父杨素的功勋,被先帝授任南郡太守。当时南郡上下吏治腐败,百姓怨声载道。

    杨巡就任之后,放了不少耳目出去,打听手下官吏的平时所为。掌握了一定情况后,才开始整顿吏治。由于他有证据,地方官吏不敢隐瞒,从此贪污受贿的风气大减。南阳官民都认为他有才干,对他赞叹不已,名望大增。

    此后,又迁任鸿胪卿、礼部尚书,袭爵楚国公,上柱国吗,可以说是位极人臣。

    而杨熙是杨素的第三子,长相跟兄长杨巡很像,同样高大威武,以勇力著称。原本在中军中担任郎将,杨巡起兵之前特意用密信把他从辽东战场上召回来。

    杨邃回头看见两个堂兄,打过招呼之后,才接过杨熙递过来的密报。

    展开一看,嘴角微微挑起。

    关中出兵了,好事。

    驻守关中的高阳王慕容颌率三万军出潼关而来,密报上甚至有详细的出兵路线和兵力组成,以及各部将领。

    这就是弘农杨氏和已故太师杨素的影响力。

    还没接敌,已经知己知彼了。

    而杨邃在看到密报之后心中就已经有了破敌之法了。

    “破城关键,就落在这关中援军身上了。”杨邃斩钉截铁的说道。

    杨巡神情一振,“计将安出?”

    杨邃道:“洛阳城坚,想要正面攻下耗时费力,但关中援军赶到,只要我们击破援军,围而不歼,洛阳守军就一定会出战!因为坐视援军被灭,而城中不救,皇帝回师之后必然问罪,洛阳现在并无精兵,只有老弱,守城尚可,野战必败到时候在攻城,破之易尔.”

    经过前几日的试探性攻城,杨巡也清楚,有坚城在手,即便城中只有老弱病残,想要正面攻破都难如登天。

    唯一破城之法就是诱城中守军出城作战。

    而他也明白杨邃的意思了,现在只要打败关中援军,或者给城中守军希望,可以与关中官军两面夹击叛军的胜机,就能够诱敌出城。

    有了主意的杨巡立即转身回营,向着大帐走去。

    出谋划策的事归杨邃,号令诸将,排兵布阵,临阵决机,都是他杨巡这个主帅的事了。

    此时,高阳王慕容颌统率三万大军已经过了行进在崤函通道之中。

    慕容颌是大燕宗室,太祖慕容毅弟魏献王慕容霖之幼子,算是当今圣人慕容英的叔父辈。不过他年纪却不大,只有三十来岁,一直养尊处优,没经历过战事,也没什么人望。

    在英才辈出的慕容家,算是非常平庸的一个。但是他却很得皇帝慕容英的信任,命其镇守长安,担任西京留守并都督关中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