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
让卫东咬死不进体制内,就是他多少还是知道,这会儿只要顶着国资、国营企业老总的身份改革创新,那最后主体都是国家的。
滇南的烟厂厂长、鄂北的西装集团老板、鲁东的鞋业老总,还有好几个著名家电品牌老板,都是给国家打工。
运气好的,有一定股份或者开始就把自己个人利益分清楚,最后起码是个亿万富豪退休。
但凡开始把自己定义成体制内干部去领导企业,也许在任的时候可以享受一切待遇,退休就真是退休干部了。
光在体制内比比可能没啥。
跟同时起家的企业家相互比,那就天上地下。
真有人心态由此崩掉,在临近退休的时候拼死一搏最后到头成空。
所以让卫东答应好好思考下的前提,就是自己只是以商业身份来带领改委会做这个商州市的经济开发改造。
不提什么经济特区,也不提行政待遇,更不涉及自己在商州之外的产业:“实际上我能做的,就是用其他产业在外地,在全国赚到的钱来反哺商州,反哺北较场。”
老领导当然认可这个做法。
董雪莹只能芳心剧震:“我……这,你,这不就是个区长?”
让卫东赶紧推辞:“不不不,不能说是什么官职,这事儿没有定论,我们不管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吧,现在的情形就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那么八仙过海什么都试试看。”
他其实是大概知道轮廓,更有税务系统熟知的底线红线。
光这点就比其他人领先好多。
只是商州这个新手村发育点又太差了吧。
从市里出来,让卫东就把老婆诓出来一起驱车到北较场。
虽然董雪莹已经可以付出一切,怎么都可以,但就是不肯结婚也不改口叫什么,让卫东却是这么认为的。
反正自己现在也办不到结婚证,那就等两年呗,不着急。
先办事。
两口子就坐在五十铃双排座的车厢里,呆呆的看着外面。
在酷暑三十多度高温的八月中旬,这个双排座小货车的座舱很有点后世飞行器座舱的感觉,前弧线挡风玻璃特别大,感觉坐在异世界似的。
过了石桥就是个三岔口,一边往城外的公路去其他县,一边延续这边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