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辉中将接着继续介绍道:“恒星系内的固定防御♶🌸设施和防御体系,是以将来我们所选择定居的行星为中心,向外扩散建设的。”
“会在恒星系内的其他💙一些行星或者它们的卫星上,♶🌸以及恒星系空间内的一些重要位置上,建设不下30处的固定和半固定式军事据点和😒🀵🁅要塞,在其中装备雷达和武器系统。并且向恒星系内投放至少13600多颗的小型攻击卫星,以保卫恒星系内定居点的安。”
此时会议室的屏幕上,💙也显示出了一张立体模型图。上面以太阳系为例,向众人展示了陈清辉中将等人设计的恒星系内防御体系。
陈清辉中将也接着继续介绍道:“首先是在恒星系最外围的行星这里。我们会选一个合适的🔧地方,或者是在行星上,或者是它的其中一颗卫星上,建一个雷达站。”
“然后在这个行星轨道的对面这边,也就是这颗行星,相对于恒星的另外一侧🅧🈺这边🆛轨道上,也布置🄅一个雷达站。”
“我们将会对这两个雷达站☐⚏进行伪装。把他们设置在行星、卫星或者一颗大型的陨石内,使它们不易被发现。”
“而它们,将坐镇恒星系最外侧行星轨道的两端。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监视恒星系的外层空间。”
“其上面,将会各装备两门10🞱🗹☺0单位的1级能量主炮和两门5单位的1级能量副炮。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入侵者发起攻击。比如,在敌人的飞船刚刚跳出超空间虫洞的🚙📷🟢时候,或者敌人的飞船在进行曲率航行的时候。可以出其不意,但主要的作用还是骚扰和示警。”
“上面的设备,部为自动化和遥控控🏊😘🁧制🄋🟓🜭。无需人员值守,只要定居点这边定期派人过去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就可以了。”
“然后……”陈清辉中将继续向内进行介绍道:“在恒星系的中间位置这里。我们会在这里的整条轨道上,均匀的布置大约13600多颗的小型攻击卫星。上☫🂓🎖面各装备有一门0.01单位的小型能量炮。”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我们的恒星系外层雷达站没有起到拦截作用的时候,攻击那些正在以曲率航行的方式,向我们定居点快速靠近的敌方飞船。迫使它们退出曲率航行模式,为我们的定🖶🗋居点争取更多时间。”
“然🉢🉀🄏后同样是在恒星系的中部位置这里……”陈清辉中🎸将又继续介绍道:“我们还会在一些相对比较隐蔽的位置,比如在陨石带里或者行星的某个卫星上,修建三座大型的军事据点。”
“这三处据点,在恒星系📵🟎🜀内,呈正三角形分布,配备独立的生活设施。并且按照地球号飞船的能量护盾和火力布置。会装备4500单位的能量护盾,8门😰🅃🃵1级能量主炮、12门2级能量主炮,32门1级能量副🄰🁋🄐炮、46门2级能量副炮。以及其他数量众多的近防武器。”
“另外在每个这样的据点内,都还将驻扎我们的一支小型分舰队。也就是由之前吴院士介绍的,我们自行新设计🕤的那种太空飞船所组成的太空舰队。”
“♫抵达合适的恒星系后,我们准备一次性先生产20艘这样的太空战舰,并以此来组建两支太空舰队。每个舰队又分三个小舰队,每个小舰队3艘🎽🖣🔠飞船,而舰队中的另外一艘飞船,则是指挥旗舰。”
“所以这些据点🇲🜟🃛中,每个都将长期驻扎三艘或😢🃇🕯者四艘的飞船。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战斗⚘👪机和运输机。”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执行恒星系外侧一半太空区域的巡逻、设备检修和护航任务。”
这时🉢🉀🄏,会议室内,一位农业和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便不由提问道:“将军,我们能不能在这些🔧大型的军事据点内布置更多的武器啊?让它们的火力更强大一些。另外护盾能量能不能也设计的再大一点?这样♙,不是更保险吗?”
他还接着说道:“如果是固定的军事据点,我们要建多大,应该🐞都可🝩🍱以吧?☟”
但陈清🌻🄐☕辉中将🈲🂎却摇摇头回道:“这是不行的!”👒
他接着解释道🈲🂎:“因为我们其⚎🐏⚡实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技术。”
“虽然目前,我们已经陆续仿制出了一些地球号飞船上的装备来。但这些装备的技术,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掌握。特别是其中的能量转换设备和系统,以及线路。最大也就只能支撑4500单位的能量护盾和相应的武器装🍮🚁备。”
陈清辉中将最后道:“也就是说,我们最🗒🛁多只能模仿地球号飞船的布置,将能量护盾和武器装备分别扩充到4500单位和1600单🔿🆜位而已!”